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模糊思维与《伤寒论》
Fuzzy Thinking and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12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梁学敏[1]
*
;
李冰洁[2]
;
郑燕霞[1]
;
叶子怡[1]
;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南方航空公司卫生管理部
出处:
国医论坛.2007,22(5):1-3.
DOI:
10.3969/j.issn.1002-1078.2007.05.001
ISSN:
1002-1078
关键词:
模糊思维
《伤寒论》
方法学研究
摘要:
近几年来,为了使中医走向现代化,很多人都把中医客观化作为主攻方向,而且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有些在对客观指标量化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其模糊性[1].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经验直观和抽象思辨的整体把握,属于非定量模糊综合性的研究,因此,在中医学的研究中,中医学者当然不能无视其所具有的模糊性.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梁学敏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梁学敏,李冰洁,郑燕霞,等.模糊思维与《伤寒论》[J].国医论坛.2007,22(5):1-3.
相关文献
[1]《伤寒论》恶寒证辨治浅析
[2]《伤寒论》清热法中“角药”的配伍运用分析
[3]《伤寒论》和法辨析
[4]试论《伤寒论》六经生理
[5]《伤寒论》和法辨析
[6]论《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及临床应用
[7]《伤寒论》治水“八法”探析
[8]浅探《伤寒论》的寒热错杂证治
[9]医案研究方法在经方医学中的应用
[10]《伤寒论》中芍药作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