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

Investigation into Sign-Syndrome Features of Chronic-HBV Caused Hepatic Fibro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肝炎门诊部,广州市大德路111号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中医证型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差异和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揭示"证"的实质及其与客观指标的内在规律.方法:采用临床病例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收集152例确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辨证分型、辅助检查(如ALT、AST、HBV-DNA、肝纤4项)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患者中肝郁脾虚证112例,占73.68%,湿热中阻证20例,占13.16%,瘀血阻络证16例,占10.53%,肝肾阴虚证3例,占1.97%,脾肾阳虚证1例,占0.66%.肝纤4项各项指标的阳性人数均以肝郁脾虚证患者占大多数,PCⅢ水平高低的次序为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中阻证;Cl-Ⅳ的次序为瘀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LN的次序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HA的次序为瘀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中阻证.但肝纤4项中各项指标中,各证型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肝郁脾虚证最常见,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是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由浅入深、由轻到重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随着病情的加重,肝纤维化的程度逐渐增高,肝纤4项的阳性人数随着中医病机演变而逐渐减少,但PCⅢ、Cl-Ⅳ、LN、HA的水平随着中医病机演变逐渐增高.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肝炎门诊部,广州市大德路111号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