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火郁证从气血分辨证浅议
11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作者:
谢仁明[1]
*
;
贾妮[1]
;
何德平[1]
;
杜宝新[1]
;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2007,39(9):96-97.
DOI:
10.3969/j.issn.0256-7415.2007.09.059
ISSN:
0256-7415
关键词:
火郁
气分证候
血分证候
中药疗法
摘要:
火郁一词出自《素问》,是用以描述病机的名词,指火热或火毒郁于里或郁于局部,不能发散,因而不能解除的病证,除局部火毒内郁证外,后世"寒包火"也属火郁证范畴.临床辨治火郁证,要根据火郁在气在血之分,采用合适治法,不过于偏执于气分.在气者治气,以疏散郁火为主;在血者治血,疏散郁火时注重清热凉血散瘀.笔者将临床应用体会阐述如下.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谢仁明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谢仁明,贾妮,何德平,等.火郁证从气血分辨证浅议[J].新中医.2007,39(9):96-97.
相关文献
[1]益芪口服液对气虚血瘀型缺血中风患者证候积分的影响
[2]缺血性中风证候分布与影响因素关系的调查研究
[3]健脾补肾益气补血法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观察
[4]基于因子分析的171例川崎病患儿在丙种球蛋白干预下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5]宣白承气汤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6]支气管扩张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证候分型特点分析
[7]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
[8]中风祖方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瘀证患者NIHSS评分及证候积分的影响
[9]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10]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证候分型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