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论中风乃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
12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作者:
郑国庆[1]
*
;
王小同[1]
;
黄培新[2]
;
机构: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浙江省温州市学院西路109号,325027
[2]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大德路总院
内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中医杂志.2006,47(3):172-174.
DOI:
10.3321/j.issn:1001-1668.2006.03.004
ISSN:
1001-1668
关键词:
中风/中医药疗法
@杂合之药
摘要:
中风病为中医风、劳、臌、膈四大难症之一.中医学非常重视中风病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辨治经验.但中风病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病种,病因病机复杂.古有大方复方理论并用于指导中风病的治疗,喻嘉言<寓意草·论杨季蘅风废之证并答门人四问>提出:"治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的观点,是对前人中风病诊治的时代总结,颇切合临床实际,且后世代有发展,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迄今对中风病的临床仍有指导作用.我们认为,此是目前中西医结合、多法综合治疗救治中风病的思想基础.现试作阐述.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郑国庆
第一作者机构: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浙江省温州市学院西路109号,325027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郑国庆,王小同,黄培新.论中风乃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J].中医杂志.2006,47(3):172-174.
相关文献
[1]1997-2001年间中医药治疗中风研究文献的质量分析
[2]中医药预防中风研究概况
[3]中医药治疗中风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4]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方药分析
[5]巢元方导引法改善中风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评价
[6]刘旭生辨治痛风性肾病的经验
[7]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
[8]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9]破瘀涤痰法在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
[10]609例缺血中风患者中医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