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成无己辨证论治思想探析
24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作者:
刘志龙[1]
*
;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珠海院区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2006,38(12):8-10.
DOI:
10.3969/j.issn.0256-7415.2006.12.004
ISSN:
0256-7415
关键词:
辨证论治
伤寒学说
成无己
宋代
摘要:
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体系的创立是张仲景<伤寒论>最伟大的贡献,但这一体系的补充、完善、发展,则是后世历代医家逐步完成的.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和<伤寒明理论>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营卫辨证、经府病辨证等方面的创见,是在总结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其在临床辨证论治思想的核心部份.笔者对此探析如下.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刘志龙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志龙.成无己辨证论治思想探析[J].新中医.2006,38(12):8-10.
相关文献
[1]论群体辨证论治
[2]论开阖枢理论在《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中的作用
[3]肝炎的辨证论治
[4]也谈“辨证论治”
[5]整体辨证、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对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
[6]也谈"辨证论治"
[7]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8]眼底病从气血辨证论治
[9]《伤寒论》恶寒证辨治浅析
[10]群体辨证论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