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长期以来阴虚燥热病机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早在<素问.奇病论>即有"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素问.阴阳别论>提出了"二阳结谓之消",从而阐发了胃热津伤,阳明燥热致消的机制.后世对论治消渴,有从脾论,有从心论,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不离阴虚致燥论.随着对糖尿病的深入认识,特别是由于目前检测手段的提高,大量早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被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无典型的"三消"症状,甚至无任何临床表现.这对阴虚致消的传统理论受到了挑战.消渴病从肝论治早在<内经>中即有认识,其后又有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糖尿病的研究深入,消渴病从肝论治得到了日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