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论中医辨病治疗
18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卢富华[1]
*
;
黄春林[1]
;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广东,广州,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1418-1419.
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05.11.014
ISSN:
1008-8849
关键词:
辨病治疗
中医学术探讨
摘要:
本文论述了中医辨病治疗是中医学精华,是现代中医发展之所需及必然趋势,认为病是第一层次,证是第二层次,先立病后分证乃诊疗之次第,病为纲,证为目,病规定证,证从属于病,病是整体,证是局部,病贯始终,证是阶段.主张辨西医的病,辨中医的证,融中西医之论,取中西医用药之长去运用中医方药,提高疗效,更好地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卢富华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卢富华,黄春林.论中医辨病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1418-1419.
相关文献
[1]王立恒教授序贯法分期治病理论探讨
[2]析"心开窍于舌"
[3]试探《伤寒论》中的合病并病
[4]黄春林教授现代中医学术思想探讨
[5]肝脏围手术期中医学应用的探讨
[6]《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与《伤寒论》学术渊源探讨
[7]名中医黄春林教授治疗风湿热的学术思想探讨
[8]基质理论假说--血液循环系统可能是中医虚实辨证理论的生理学基础
[9]唾液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脾肾证候与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10]六气大司天理论和中医学术流派相关性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