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部,广州,51008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广州,510120
大德路总院
检验科
广东省中医院
[3]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广州,510074
出处:
ISSN: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子标志物
妊娠
F1+2
D-dimer
FM
摘要:
[目的]研究止凝血功能分子标志物在正常孕妇和产科早期DIC患者中的变化,了解分子标志物在诊断产科早期DIC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107例正常孕妇按孕期分为早孕组(≤12周)、中孕组(13~28周)和晚孕组(≥29周),检测了31例早孕、14例中孕、62例晚孕、34例产科早期DIC和31例正常对照的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bg、PLT)和分子标志物F1+2、FM和D-dimer.[结果]PT、APTF在各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PLT(155±60)×109/L低于正常对照组(241±63)×109/L和妊娠各期组(分别为(233±64)×109/L、(203±50)×109/L、(216±55)×109/L)(P<0.05),Fbg、F1+2、FM、D-dimer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升高(P<0.05),早期DIC组Fbg(4.0±1.0)g/L与中孕组(3.8±0.8)g/L、晚孕组(4.1±0.5)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F1+2(4.43±1.43)nmol/L、FM(43.7±16.8)mg/L、D-dimer 630(479)μg/L浓度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妊娠各期组(P<0.05).除PLT和Fbg之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外,指标f1+2、FM、D-dimer、PLT、Fbg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或等级相关关系(P<0.05).[结论]PT、APTT不能及时反映孕妇体内的高凝状态,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产科早期DIC的敏感指标.Fbg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的一个指标,但不是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F1+2、FM、D-dimer可作为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
基金:
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ZKB04701S)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部,广州,51008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彬,陈茶,高玲,等.产科早期DIC患者止凝血功能分子标志物的研究[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5,6(5):35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