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介入性手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超声介导下修复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analysis of reparation of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 through ultrasound-guided after coronary intervention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超声 治疗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患者术后并发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超声影像特征及行超声介导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法(UGCR)或注射凝血酶修复法(UGTI)二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1例PFPA患者在超声介导下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法(UGCR)或注射凝血酶修复法(UGTI)治疗,从瘤体消失、影像特征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31例PFPA穿刺动脉最多见于股浅动脉20例(64.5 %),其次股总动脉分叉处8例(25.8%).PFPA超声影像表现为腹股沟肌层的液性包块,瘤壁无钙化及动脉壁三层结构;其内探及与载瘤动脉相通的五彩涡流,脉冲多谱勒表现特征性的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往复征像.PFPA内流速低于载流动脉和破裂口或瘤颈部流速(P<0.05),而血流阻力指数高于载瘤动脉(P<0.05);回归分析显示,穿刺动脉部位、女性、鞘管型号≥7F、术者从事介入术时间、应用血管闭合装置与PFPA的发生显著性相关(P<0.05).20例PFPA 患者UGCR成功率60%.17例PFPA患者UGTI成功率82.5%(P<0.05),注射容量0.3-3.0ml,平均12秒瘤腔内形成血栓,瘤腔逐渐完全闭塞.注射凝血酶失败的3例患者超声发现有瘤腔分隔或残余血流,1例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选择UGTI修复PFP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