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研究现状评析
12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吴元胜[1]
*
;
范瑞强[1]
;
吴晓霞[1]
;
禤国维[1]
;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广东,广州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学刊.2004,22(5):889-891.
DOI:
10.3969/j.issn.1673-7717.2004.05.061
ISSN:
1673-7717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研究
简析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虽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毒副反应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在我国,结合中医药治疗SLE确有一定的优势,可明显减少激素等药物的副反应,提高SLE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SLE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就有关临床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吴元胜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广东,广州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吴元胜,范瑞强,吴晓霞,等.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研究现状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5):889-891.
相关文献
[1]系统性红斑狼疮个体化全科治疗评析
[2]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研究展望
[3]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治验
[4]黄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5]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研究进展
[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7]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8]滋阴狼疮胶囊辅助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76例
[9]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微观研究现状与展望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