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广州,510105
大德路总院
检验科
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科研部,广州,510105
大德路总院
科研
人事处
科研
广东省中医院
[3]广东省中医院内三科,广州,510105
大德路总院
内科
肿瘤科
内三科病房
内一科病房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摘要:
目的:动态监测SARS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早期、恢复期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并选择在SARS防治一线工作但未感染的健康医护人员和普通健康体检者与之对照分析.结果:SARS早期组TNFα均值高于其他各组(P<0.01);恢复期组显著高于随访组、一线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SARS早期组血清IFN-α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恢复期组与一线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ARS早期组血清IFN-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恢复期组、随访组与一线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ARS早期组IL-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随访组与一线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ARS的发病机制中病理损伤与细胞因子IFN、TNFα和IL-6有关,IFN具有抗病毒作用.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非典专项基金(08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A203015号)
基金编号:
08号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广州,5101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宪章,徐宁,庄俊华,等.SARS病人TNFα、IFN和IL-6含量变化及其意义[J].微循环学杂志.2003,1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