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广东,广州,5104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中医
证候
文献
质量评价
诊断性试验
摘要:
中医微观研究是指借助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 从人体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等)对证候在结构、代谢、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从而达到阐释证候机制和辅助临床辨证的目的[1]. 证候微观研究目的只有2个, 即阐述证候发生的机制和发现可用于辅助临床辨证论治及进行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后者的研究方法在现代医学领域称为诊断性试验. 证候微观诊断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医传统四诊方法的主观性强、定量分析困难、统一标准难以形成等不足. 自50年代以来, 中医证候微观研究大量开展, 为了总体了解中医证候微观诊断性试验的研究质量, 同时探讨中医证候微观诊断指标的研究方法, 现将中医脾、肾证候微观诊断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如下.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朱泉,杨小波,李先涛,等.中医脾、肾证候微观诊断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3):2623-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