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胸腰段椎体成形术(PVP)后三种骨水泥弥散类型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早期术椎塌陷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PVP治疗OVCF(T11~L2)90例病例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男13例,平均年龄(73.85±8.16)岁,女77例,(70.58±7.06)岁。术后常规摄胸腰段正侧位DR片,通过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分别计算术椎骨水泥弥散颗粒区和团块区面积,将弥散颗粒区面积与团块区面积的比值定义为k值,k(50%为团块型,50%≤k≤100%为混合型,k)100%为弥散型,根据k值分为弥散组(28例)、团块组(31例)、混合组(31例),定义随访时X线侧位片术椎高度较术后椎体高度下降4 mm为术椎塌陷,通过观察比较三组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椎体高度、Cobb角、椎体压缩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1个月,平均(2.61±2.06)个月。弥散型、团块型及混合型三种弥散类型构成k值分别为154.88±58.87,29.57±13.48和73.30±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及JOA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出现术椎塌陷:弥散组9例(32.1%),团块组12例(39%),混合组1例(3%)。随访时椎体压缩率、Cobb角及椎体高度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PVP术后三种骨水泥弥散类型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骨水泥呈团块型分布是造成术后术椎塌陷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