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医痰证诊断标准
12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作者:
吴焕林[*1]
*
;
吕渭辉[*1]
;
潘桂娟[*1]
;
张忠德[*1]
;
杨关林[*1]
;
李灿东[*1]
;
安冬青[*1]
;
刘中勇[*1]
;
毛威[*1]
;
刘建勋[*1]
;
赵英杰[*1]
;
邓悦[*1]
;
张天奉[*1]
;
丁春华[*1]
;
王阶[*1]
;
王侠[*1]
;
王显[*1]
;
王晓峰[*1]
;
王清海[*1]
;
王晶[*1]
;
毛威[*1]
;
毛静远[*1]
;
方显明[*1]
;
邓悦[*1]
;
卢健棋[*1]
;
叶穗林[*1]
;
史大卓[*1]
;
付长庚[*1]
;
冯小燕[*1]
;
吕玉波[*1]
;
吕渭辉[*1]
;
伍建光[*1]
;
刘友章[*1]
;
刘中勇[*1]
;
刘建勋[*1]
;
安冬青[*1]
;
阮新民[*1]
;
李灿东[*1]
;
李松[*1]
;
李建功[*1]
;
李荣[*1]
;
李南夷[*1]
;
杨小波[*1]
;
杨关林[*1]
;
时晓迟[*1]
;
吴大嵘[*1]
;
吴伟[*1]
;
吴伟康[*1]
;
吴宗贵[*1]
;
吴焕林[*1]
;
吴辉[*1]
;
邹旭[*1]
;
宋庆桥[*1]
;
张忠[*1]
;
张忠德[*1]
;
张艳[*1]
;
张哲[*1]
;
张敏州[*1]
;
陈可冀[*1]
;
陈达灿[*1]
;
陈建军[*1]
;
陈洪[*1]
;
陈哲林[*1]
;
林冬群[*1]
;
林宇[*1]
;
林谦[*1]
;
冼绍祥[*1]
;
郑洪[*1]
;
郑朝阳[*1]
;
赵英杰[*1]
;
姜钧文[*1]
;
徐丹苹[*1]
;
徐浩[*1]
;
郭姣[*1]
;
温泽淮[*1]
;
靳利利[*1]
;
缪灿铭[*1]
;
潘桂娟[*1]
;
潘朝锌[*1]
;
戴小华[*1]
;
陈小光[*1]
;
万晓华[*1]
;
黎会明[*1]
;
陈东雄[*1]
;
陈玄晶[*1]
;
党晓晶[*1]
;
于俏[*1]
;
孙海娇[*1]
;
尚宝令[*1]
;
马柳玲[*1]
;
吴建萍[*1]
;
张瞳[*1]
;
聂文强[*1]
;
李育楷[*1]
;
黄曼婷[*1]
;
范浩钦[*1]
;
丘晖亮[*1]
;
章泽钏[*1]
;
何善康[*1]
;
曹海明[*1]
;
徐丹苹[*1]
;
付长庚[*1]
;
吕渭辉[*1]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筹委会)[*1]
;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07):776-780.
DOI:
10.7661/CJIM.2016.07.0776
ISSN:
1003-5370
摘要:
(正)证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1],证候诊断研究是建立在广度、深度、基础与深入、数据研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研究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为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平台,数据挖掘用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构建证候诊断标准模型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之一,是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一个热点[2]。潜在类别技术与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证候诊断的新技术之一[3]。宏观表征是一个可感知或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重点领域创新研究专项《中医痰证诊断标准的建立研究》(No.ZZ0908065);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吴焕林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 广东省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
通讯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 广东省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吴焕林,吕渭辉,潘桂娟,等.中医痰证诊断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07):77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