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脾虚证患者胃肠X线钡餐检查再观察
14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杨爱敏[1]
*
;
许鑫梅[2]
;
黄贤樟[2]
;
机构:
[1]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2]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二内科
出处: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Z1):101-104.
DOI:
10.13359/j.cnki.gzxbtcm.1991.z1.010
ISSN:
1007-3213
关键词:
脾气虚/放射照象术
脾气虚/诊断
肝胃不和/放射照象术
胃肠系统/放射照象术
摘要:
本文在1989年同类型工作的基础上,增加病例数,观察了107例脾虚证患者的胃肠钡餐X(?)象,并与73例肝胃不和证患者相对照,结果显示,脾虚证患者胃张力低下,胃位置低位,胃排空加快及小肠胀气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胃不和证,两组之间的差别,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与1988年的观察结果基本相符,而由于样本量的加大,上述结果的可信性则有所增强。从而初步说明脾虚可导致中气下陷、内脏下垂、腐熟运化水谷能力低下的理论是有一定的病理基础的。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杨爱敏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爱敏,许鑫梅,黄贤樟.脾虚证患者胃肠X线钡餐检查再观察[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Z1):101-104.
相关文献
[1]基于德尔菲法的围手术期术后脾胃气虚气滞证诊断标准的建立
[2]中医临床名词术语 第2部分:外科学
[3]中医临床名词术语 第6部分:妇科学
[4]四逆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神经酰胺机制
[5]利多卡因胶带皮肤镇痛作用探讨
[6]祛斑合剂治疗黄褐斑43例-附对照组25例
[7]庆大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告
[8]基于早期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研究探索中医疾病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方法学
[9]罗笑容教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临证经验
[10]网络环境下w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