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我国中医药防治癌瘤的进展与评述
1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周岱翰[1]
*
;
机构:
[1]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出处:
广东医学.1989,(2):31-33.
DOI:
10.13820/j.cnki.gdyx.1989.02.014
摘要:
(正)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求生存的经验总结。早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瘤”的病名,两千多年前的《周礼》记载“疡医”专门治疗“肿疡”(肿瘤一类疾病);战国成书的《山海经》载有抗瘿瘤(颈部肿物)药物;宋代《卫济宝书》(公元1171年)第一次使用“喦”字,谓“喦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喦疾主要指外科痈疽疮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周岱翰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周岱翰.我国中医药防治癌瘤的进展与评述[J].广东医学.1989,(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