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从中药保留灌肠看祖国医学剂型——导法的发展
12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张超良[1]
*
;
机构:
[1]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广东医学.1980,(06):26-27.
DOI:
10.13820/j.cnki.gdyx.1980.06.011
ISSN:
1001-9448
摘要:
(正) 祖国医学的方药和剂型丰富多样,内服常用有汤、丸、散、膏、丹、酒醴及花露。用于局部的有熏、洗、摩散、坐药、导药和锭、条等。上述剂型几千年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唯在各种方药用法中,导药的使用似较少。但考之文献,导法亦不乏研究论述,如《伤寒论》早就有这样记载:“……津液内竭,虽鞭不可攻之,……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证治准绳》指出:“凡诸秘服药不通或虚人畏服利药者用蜜煎导”,“冷秘用酱生(?)导”。“热者猪胆汁导”。《医宗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张超良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超良.从中药保留灌肠看祖国医学剂型——导法的发展[J].广东医学.1980,(0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