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神经内科,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广州,510080
广东省人民医院
[1]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脑研究室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MR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alzheimer病
扣带回后部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分数
平均扩散度
摘要: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患者扣带回后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16例AD患者和12名健康老人(正常对照组)行DTI、T1Flair及T2Flari检查,测量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分数值(FA)、平均弥散度(MD)及其λ1、λ2及λ33个特征值,分析上述诸项数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组患者扣带回后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5),而MD、λ1、λ2及λ3值明显升高(均P<0.05);FA值与MMSE评分不相关(r=-0.054,P>0.05),而MD值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1);λ1、λ2及λ3值均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643,r=-0.69,r=-0.654,均P<0.01).结论 AD患者表现为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损害,且损害程度与临床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这种损害反映了AD病理机制中皮质-皮质及皮质-皮质下联系的丢失;DTI可以用来监测AD疾病的进展及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
基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5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7300973,7001284, 20013137 );广东省社会发展项目
(2005B1040104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04Z3-E0151 )
中科院(CAS)分区:
最新[2025]版:
大类
|
4 区
医学
小类
|
4 区
临床神经病学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神经内科,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广州,510080
[1]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脑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段金海,汪华侨,陈少琼,等.Alzheimer病患者扣带回后部损害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200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