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穴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 实验于2004- 08 /2005- 08 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140
只SD 大鼠先用环形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 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
压大鼠, 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电针组和模型组, 分别观察缺血2 h 后再灌注
1 d, 7 d, 14 d 大鼠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140 只SD 大鼠, 进入结果分析126 只, 假手术组18 只, 电针组54
只和模型组54 只。①脑缺血再灌注1, 7 d 后, 电针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
显小于模型组( 1.44±0.62,1.87±0.73; 0.60±0.50,0.97±0.50, P < 0.05) ,再灌注
14 d 电针组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0.20±0.41,0.27
±0.46,P > 0.05) 。②脑缺血再灌注1, 7 d 后, 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
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80.72±1.37)%, ( 83.63±1.33)%, (77.58±1.30)%;
( 79.43±1.25)%, ( 81.65±1.65)%, (77.58±1.30)%, P < 0.001], 模型组大鼠脑
含水量比电针组升高更明显(P < 0.001) ; 再灌注14 d 后, 电针组和模型
组大鼠脑含水量下降[( 78.66±1.30)%, ( 78.86±1.10)%], 与假手术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③缺血再灌注1 d 和7 d 后, 电针组大鼠脑梗死
体积百分率明显小于模型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14.34±1.31)%,( 18.84
±1.41)%; ( 6.07±1.72)%, ( 8.86±1.18)%, P < 0.01]。缺血再灌注14 d, 电针组
与模型组间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 5.77±1.07)%, ( 7.04
±1.65)%, P > 0.05]。④再灌注1, 7 d 后, 电针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较
模型组轻; 再灌注14 d 后, 电针组脑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仍比模型组轻。
结论: 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穴可
改善其神经行为学表现, 减轻脑水肿, 缩小脑梗死范围, 减轻脑细胞超
微结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