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65例老年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预后评价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120 [2]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广州51008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念珠菌血症 临床特征 预后 抗真菌药物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疗念珠菌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念珠菌血症的165例相关病例,收集其相关基本资料、诊疗记录、转归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等信息。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将其分为2组,即住院天数≤28 d为第1组(104例);)28 d为第2组(61例)。结果:165例老年念珠菌血症患者血培养所分离出的念珠菌主要以白念珠菌(78例)、近平滑念珠菌(40例)、热带念珠菌(25例)为主,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82例)、内科(25例)、外科(18例)等科室。165例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其他疾病,且病死率为54.5%。比较2组间患者的预后情况,第2组患者的病死率要高于第1组(P(0.05),且未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病死率高于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患者(P(0.05)。另外,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1,3)-β-D葡聚糖、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对于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断无特异性。结论:念珠菌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预后受到严重影响,各临床科室均要对其引起重视,完善血培养常规送检,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以做到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59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