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查阅并收集整理古代文献,对艾柱灸治疗面瘫的量学要素及灸治特点进行探讨。方法:运用《中华医典》软件查阅灸治面瘫的相关记载,对涉及面瘫灸量的条文进行整理,从不同经脉、不同部位的壮数规律中归纳总结艾炷灸治疗面瘫的特点。结果:艾炷灸治疗面瘫的古籍条文共纳入151条,涉及16部著作,11条经脉,部位包括头面、四肢、腹部,但以阳经、头面部腧穴为主。壮数常以阳数施灸,多为"三、五、七壮",施灸频次为"三日一报"或"日日报之",艾炷大小则多为麦粒状。结论:古代文献对艾炷灸治疗面瘫的灸量记载中体现了"生灸"的原则,特点为"少壮、小柱、频灸"并在灸效、灸感方面均有一定的阐述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