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伴T波改变患者左室圆周应变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超声科 [2]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 左室肥厚 斑点追踪成像 左室功能 心电图

摘要: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伴或不伴心电图T波改变患者的左室圆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74例高血压LVH的患者,根据心电图T波情况分为高血压T波正常组40例、高血压T波改变组34例,选取3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先行常规数据测量,再运用2D-STI分析整体及各节段心肌圆周应变(C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显著增高,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速度/心房收缩期之最大速度(E/A)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高血压T波改变组的LVMI、室间隔与侧壁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与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速度Ea的平均比值(E/Ea)高于T波正常组(P均(0.05)。对照组、高血压T波正常组和T波改变组的CS存在如下规律:即基底段的CS最小,心尖段的CS最大。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的各个节段及整体的CS均降低(P均(0.05);与高血压T波正常组比较,高血压T波改变组的前壁心尖段、室间隔心尖段、心尖段CS及整体圆周应变(GCS)显著降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CS与RWT、LVMI、LVPWd、IVSd、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STI可以定量评价LVH患者左室CS,T波改变患者的心肌损害更严重。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超声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