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异质性耐药的机制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 RND外排泵 异质性耐药 替加环素

摘要: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对替加环素异质性耐药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间多中心分离的CREC,用改良E-test法和菌群谱型分析微量滴定法(MPAP)初筛,群体谱分析法(PAP)确认CREC对替加环素的异质性耐药情况,并用荧光定量RT-qPCR分析外排泵相关基因、外排泵调节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改良E-test法和MPAP法筛查CREC对替加环素异质性耐药(CREC-TGC-HR)的阳性率分别为25.0%(14/56)和39.3%(22/56)。经PAP法确认,有37.5%(21/56)为阳性。改良E-test法的CREC-TGC-HR检出率低于PAP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家医院CREC-TGC-HR的检出率分别是43.8%(7/16)、43.5%(10/23)和23.5%(4/17),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REC-TGC-HR原始菌株相比,耐药亚群外排泵基因acrA、acrB表达分别上调1.79倍、5.01倍;其相关调控基因marA、marB表达分别上调5.38和2.18倍;膜孔蛋白基因ompC表达下调2.3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孔蛋白基因ompF和ompX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报道CREC对替加环素异质性耐药,且异质性耐药率较高,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检测CREC-TGC-HR,为临床治疗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