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现代文献的溃疡性结肠炎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 [3]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4]广东省中医院杨春波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证候 证素 湿 脾虚 文献研究

摘要:
目的开展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现代文献研究,探讨中医证候及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四大数据库在线检索UC相关文献,筛选具有辨证信息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提取证候及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UC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结果 (1)纳入104篇文献,共12792例患者,来源于26个不同的省或直辖市,男性稍多于女性。(2)UC疾病总体证候分布以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23.32%;病位证素以脾占比最高,为46.08%,其次为大肠20.25%;病性证素以湿占比最高,为26.18%,其次为火(热)(23.13%)、气虚(22.99%)。(3)活动期UC中大肠湿热证的占比优势更为明显,为36.09%;病位证素仍以脾(39.87%)和大肠(36.00%)为主;病性证素则以湿(30.16%)、火(热)(28.20%)和气虚(19.23%)为主要类型。(4)缓解期UC证候分布相对均匀,占比前六的证候频率在10%~15%之间,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脾虚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阻证、大肠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脾在其病位证素中占据绝对优势,为60.19%;其次为肾(12.23%)和大肠(10.08%);病性证素则以气虚(34.35%)、湿(24.55%)和火(热)(16.35%)为主要类型。结论 UC疾病总体呈现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不同疾病分期证候及证素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活动期以实证为主,尤以大肠湿热证最为突出;缓解期以虚证为主;脾虚和湿贯穿在疾病的始终,是UC最主要的病理因素。

基金:

基金编号: 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128号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 [3]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 [3]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4]广东省中医院杨春波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