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电针干预非预期卵巢低反应人群体外受精结局的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120 [2]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非预期卵巢低反应 辅助生殖 体外受精 电针 自身前后对照 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非预期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院行IVF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符合非预期POR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于第一次IVF周期取卵后开始治疗,经期暂停,隔日1次,直至第二次IVF周期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扳机日)停止,比较两次IVF周期基础性激素、窦卵泡数(AFC)、促排卵周期相关指标。结果:对于非预期POR患者,相比电针治疗前,电针后IVF周期基础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有所升高,窦卵泡数有所下降,电针治疗后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显著减少,HCG日E2明显增加,获卵数、成熟卵细胞(MⅡ)数、受精数、优胚数、囊胚形成率均显著增加。结论:对于非预期POR患者,电针不能改善其卵巢储备功能,但能减少Gn的使用量,升高血E2峰值,增加获卵数和MⅡ数,提高优胚率和囊胚形成率,从而改善IVF结局。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120 [2]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