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乙肝标志物模式与HBV-DNA定量的比较分析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广东省,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HBV 标志物 荧光定量探针PCR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与HBV-DNA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采用荧光定量探针PCR法(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 FQ-PCR)检测HBV-DNA. 结果: 310例血清标本中, HBsAg,HBeAg,HBcAb(+)组的平均拷贝数为107.32±1.28, 阳性率为100%; HBsAg,HBeAb,HBcAb(+)组的平均拷贝数为104.69±1.40, 阳性率为47%; HBsAg,HBc(+)组的平均拷贝数为105.04±1.43, 阳性率为50%; HBeAb,HBc(+)组的平均拷贝数为104.94±2.72, 阳性率为11.8%; HBsAb(+)组的平均拷贝数为104.71±1.56, 阳性率为14.3%; 阴性组的平均拷贝数为104.38±1.28, 阳性率为12.5%. HBsAg,HBeAg,HBcAb(+)组的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结论: FQ-PCR可以更为清楚地反映乙肝患者的病程变化情况及更为真实地反映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 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广东省,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