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080
广东省中医院
[3]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杭州310012
出处:
ISSN: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调气导引针法
命名
应用
针刺
导引
运动
摘要:
调气导引针法是医者针刺得气后,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部位以治病的方法。该法发源于《黄帝内经》时期,由九针和导引结合发展而来。目前学界虽对其命名有异,但临证应用时均需把握针刺和运动两大要素,注意准确定穴是基础、合理运动是关键、即时疗效断正误。基于中医学调气思想,文章首次提出调气导引针法中运动的作用在于调气,一是作为针刺手法,催气行气,实现"气至有效";二是平衡阴阳,注重整体性、双向性。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803010055),广东省中医药局面上项目(No.20201088)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1]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樊湘珍,周恒立,李建强,等.论调气导引针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9):5146-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