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鹤蟾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He Chan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3]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4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鹤蟾片 非小细胞肺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鹤蟾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以及文献报道检索鹤蟾片的活性成分,导入PubChem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结构,将结构导入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鹤蟾片-活性成分-靶点-非小细胞肺癌"网络;通过STRING11.0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可视化;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收集并筛选出活性成分72个(其中仙鹤草4个,干蟾皮8个,半夏12个,天冬6个,浙贝母6个,猫爪草8个,葶苈子9个,鱼腥草5个,人参14个),潜在靶点772个,非小细胞肺癌靶点1 204个,交集基因228个。鹤蟾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主要核心靶点为PIK3CA、PIK3R1、MAPK1、AKT1、SRC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鹤蟾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59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