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消朦灵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2]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广东广州5114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消朦灵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摘要:
目的:探讨消朦灵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D)大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75只SD大鼠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及空白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剩余60只大鼠均造模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依次给予6.8、3.4、1.7 mg/(kg·d)消朦灵方灌胃,模型组给予温开水灌胃,空白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给药60 d。对比各组体重、血糖、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1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并对各组视网膜组织光学显微镜下结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造模前,各组体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成功后第1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模型组的体重均低于空白组,血糖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高剂量组血糖水平、IL-6、1L-1β、TNF-α、Ang-1、VEGF、VEGFR2蛋白及mRNA、细胞凋亡指数低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模型组,中剂量组血糖水平、IL-6、1L-1β、TNF-α、Ang-1、VEGF、VEGFR2蛋白及mRNA、细胞凋亡指数低于低剂量组及模型组,低剂量组血糖水平IL-6、1L-1β、TNF-α、Ang-1、VEGF、VEGFR2蛋白及mRNA、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血糖、IL-6、1L-1β、TNF-α、Ang-1、VEGF、VEGFR2蛋白及mRNA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朦灵方能够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糖水平,降低炎症水平,减少高血糖对视网膜的损害,降低细胞凋亡指数,促使视网膜各层组织、毛细血管恢复正常,改善神经纤维层水肿、内丛状层水肿及内核层空泡变性。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