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针刺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

[Acupuncture improves cognitive function of vascular dementia rats by regulating PI3K/Akt/mTOR pathwa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广州 510405 [2]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康复科 广东深圳 518101 [3]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南宁 530001
出处:
ISSN:

关键词: 针刺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海马 氧化应激 线粒体膜电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穴组和针刺组,每组18只。采用永久性双侧颈动脉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和双侧"足三里",非穴组针刺两个固定非穴点,均每天1次,针刺6 d,休息1 d,连续2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乙酰胆碱脂酶(AChE)、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力;JC-1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p-Akt及mTOR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ROS和MDA含量以及AChE活力显著升高(P<0.05),西南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SOD活性、ChAT活力、MMP以及PI3K、p-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相比,针刺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ROS和MDA含量以及AChE活力显著降低(P<0.05),西南象限停留时间延长(P<0.05),SOD活性、ChAT活力、MMP以及PI3K、p-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非穴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缓解VD大鼠海马组织的氧化应激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提高VD大鼠的认知功能。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广州 51040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