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广州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的真实世界研究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fected with Delta variant in Guangzhou:A real-world stud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团队 510120 [3]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 510120 [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510120 [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510120 [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510120 [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 510120 [8]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科 510120 [9]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 510120 [1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510120 [1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510120 [1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510006 [13]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老年重症医学科 510080 [1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510120 [1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510075 [1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呼吸内科 51044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 广州 临床特征 真实世界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共166例,进行临床特征数据采集和分析.结果 纳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非重症123例,重症38例;其中男性69例(41.6%),女性97例(58.4%),年龄(47.0±23.5)岁.39例(23.5%)已接种1剂或2剂国产灭活疫苗,接种2剂疫苗的病例重症比例为7.7%,低于接种1剂疫苗的11.5%和未接种疫苗的26.8%,但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最常见为发热(134例,83.2%),且有39.1%的病例发热峰值大于或等于39℃;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疲倦乏力、口干等.重症病例出现发热的比例(97.4%)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76.4%)(P<0.01),且重症病例发热峰值超过39℃的比例(65.8%)也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30.9%)(P<0.01).病程中病毒核酸N基因、ORFlab基因的最低ct值中位数分别为20.3、21.5,最低ct值分别为11.9、13.5.入院48 h内有9.0%的病例白细胞计数下降,52.4%的病例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2.5%的病例C反应蛋白升高,57.4%的病例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65.3%的病例白介素6升高,35.7%的病例白介素10升高.重症病例出现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升高的病例比例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发热峰值越高,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越大(P<0.01),OR均大于>3:95%CI2~7,是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上,非重症病例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药汤剂使用率达到96.7%,重症病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中医治疗率达到100%,在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的基础上,配合中和抗体、康复者血浆等免疫治疗.重症病例入院至转重症时间中位数为5d,治疗后完全退热时间中位数为6d,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为19d;28 d内无死亡病例.结论 广州Delta变异株感染的新冠肺炎病例,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热比例高、体温峰值高、发热持续时间长、病毒载量高、病毒核酸转阴时间长、重症发生率高.其中,重症病例的老年人占比高,与非重症病例相比表现出发热比例更高、高热占比更高、发热持续时间更长的特点,高龄和高热是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治愈疾病.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