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建立胸痛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诊疗时效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 510120 [3]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20 [4]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广东佛山 5283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肌钙蛋白 住院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CPC)建立对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诊疗时效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19年5月在急诊治疗的AMI病人296例,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分别比较AMI病例胸痛中心建立前后各时间节点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抽血时间、启动导管室时间、病人到达导管室时间、导丝通过时间、介入手术用时、到达医院大门至球囊开通梗死血管的时间(D to B时间)、穿刺用时、住院天数,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治疗结局.结果 STEMI组病人CPC建立后到达导管室时间、导丝通过时间、D to B时间较CPC建立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病人CPC建立后住院时间较CPC建立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病人CPC建立后cTnI值较CPC建立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CPC建立后好转率及总治疗结局均较CPC建立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胸痛中心能优化统筹医疗资源配置,更大限度缩短AMI病人早期诊断时间,缩短从发病到血管开通、恢复心脏血流灌注的时间,加快损伤心肌的血运重建,从而最大程度保留病人的健康心肌,促进病人康复.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 510120 [3]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