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医古籍关于热病饮食宜忌的探析
Analysis on Dietary Indications and Taboos of Fever from Ancient Liter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3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刘壮竹[1]
*
;
林淑娴[2]
;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大德路总院
急诊科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
大德路总院
珠海院区
营养科
营养科
临床营养科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02):73-75.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22.02.027
ISSN:
1672-2779
关键词:
热病
饮食宜忌
药食同源
古籍
摘要: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属于中医学"热病"的范畴。现代医学一般将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轻者如感冒,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在治疗发热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过程中,营养支持和胃肠功能的恢复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认同。中医讲究药食同源,中医药在饮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古籍中早有对"热病"饮食注意事项的相关记载。故本文拟从中医古籍中探索"热病"的饮食宜忌,以为临床的饮食指导提供一定的依据。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刘壮竹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壮竹,林淑娴.中医古籍关于热病饮食宜忌的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02):73-75.
相关文献
[1]急性脑血管患者的中医辨证饮食宜忌
[2]中医药古籍图书的管理与利用
[3]“雀目”-古医籍论述
[4]从精神嬗变角度分析食药同源本草描述的变迁
[5]中医古籍论痞满证治
[6]中医古籍论喉喑的辨治
[7]中医古籍论治口疮概述
[8]“雀目”古医籍论述
[9]中医古籍论鼻衄证治
[10]中医古籍论眩晕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