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关节镜治疗合并棘下撞击的髋臼盂唇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The Clinical Study of Hip Arthroscopy for Labral Injuries with Subspine Impingement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骨关节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关节镜 髂前下棘 髂前下棘撞击 盂唇损伤 股骨髋臼撞击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棘下撞击的髋臼盂唇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髋关节镜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我院诊断为合并棘下撞击的髋臼盂唇损伤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8~56岁,平均(32.8±10.8)岁。30例患者在髋关节镜下行盂唇修复术、髂前下棘成形术及股骨成形术。术前利用X线片、三维CT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术后复查CT了解减压情况。选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 mHHS),日常活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ip outcome scor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HOS-ADL),体育运动专用髋关节评分(hip outcome score-sports specific subscale, HOS-S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随访(10.2±5.6)个月。CT提示该组患者均为髂前下棘Ⅱ型增生。患者术前HOS-ADL、HOS-SSS、mHHs评分分别为(50.8±8.3)分、(42.6±10.5)分、(60.5±13.5)分,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86.3±9.6)分、(83.8±8.5)分、(85.6±10.2)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1);术前VAS评分为(5.4±3.5)分,术后6个月时为(1.6±0.8)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结论利用髋关节镜治疗合并棘下撞击的髋臼盂唇损伤患者,能对髂前下棘充分减压并可有效缓解症状,其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骨关节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