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死率,已成为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据报道, CKD 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预计为8% ~16% [2] ,在中国成年人中约为10. 8% [3]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CKD起病隐匿,迁延进展、预后差,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4].CKD中晚期并发症多,治疗费用高,由此给患者家庭和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5].CKD早期治疗仍以西医为主,近年来ACEI/ARB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CKD1~3期预后大为改观[6] ,但对CKD4 ~5 期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较大争议[7,8].譬如, ACEI/ARB 类药物可导致急性肾功能恶化、高钾和激烈咳嗽等严重不良反应,加上CKD中晚期患者有效治疗手段受限,这已成为严重制约CKD中晚期治疗的瓶颈.随着残余肾功能逐渐丧失,CKD最终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需借助肾脏替代治疗,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CKD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缺少可以直接逆转或阻止CKD向ESRD进展的有效干预手段.因此,如何针对CKD 进展的关键环节,探索CKD中晚期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