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古代文献探讨从肝郁脾虚论治心悸理论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内三科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芳村分院ICU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二沙岛分院心衰中心 [4]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郁脾虚 心悸 中医古籍

摘要:
(正)心悸是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作为常见症状之一,心悸可发生于各类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目前多将心悸分为心虚胆怯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瘀阻心脉证、邪毒犯心证等进行辨治。近年部分医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从肝脾论治心悸[1],如岭南甄氏杂病流派擅长使用“平调五脏法”辨治疑难杂病,其中以调肝理脾思路治疗心悸病证临床效果较好。基于此,本文以“肝郁脾虚”为引线,对中医古籍中“心悸”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涉及“怔忡”“胸痹”“心痛”等相关病证,希望为调肝理脾法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文献佐证,丰富该法的理论内涵。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内三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