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六味地黄丸组方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TGF-β1、BMP-2基因表达及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一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组方 前交叉韧带损伤 TGF-β1 BMP-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功能康复

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组方对前交叉韧带损伤(ACL)损伤患者ACL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表达及ACL重建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一科住院的拟行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的ACL损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2周开始口服六味地黄丸组方,且术后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组方至少1月,对照组不予服用药物。术中采集患者损伤之前交叉韧带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韧带组织的TGF-β1和BMP-2基因表达,并对患者进行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TGF-β1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治疗时间之间有显著性交互效应(均P(0.01),两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总体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两组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1月-术后3月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1月、术后3月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0)。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六味地黄丸组方可提高ACL损伤患者腱骨界面处ACL组织TGF-β1基因表达,促进ACL重建术后关节功能康复。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一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