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3]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学部暨第七医学中心
[4]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
[5]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中心
[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7]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9]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10]中日友好医院
[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1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刊名:
ISSN:
年份:
页码: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神经修复
治疗
临床指南
摘要: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lsy),又称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Bell麻痹(Bell palsy),中医称口僻、口眼歪斜,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占60%~75%,发病率为(11.5~53.3)/10万人[1],临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或丧失,面神经和面部表情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显著影响患者容貌、个人尊严和社会形象。重度患者早期出现严重面神经水肿,神经鞘膜内高压,面神经缺血、缺氧,水肿进一步加重等恶性循环,导致神经轴突坏死、崩解、脱髓鞘的病理改变。后期则错位再生,引起面部连带运动。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北京中医药大学新教师启动基金项目(No.2021-JYB-XJSJJ-063);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科研计划(No.10001020129); 广东省中医院第十三届朝阳人才项目(No.2022KT1228);
基金编号:
No.2021-JYB-XJSJJ-063
No.10001020129
No.2022KT1228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专家组成员:
包义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陈红伟
(航空总医院脑脊液病神经外科)
陈立华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
陈陆馗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陈世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党木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封亚平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鲁军体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吕立权
(上海长征医院)
马云富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满勇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张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
陈琳
(chenlin_china@163.com)
张志强
(doctorzzq@163.com)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家委员会,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医师分会,等.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临床指南(2022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