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廊坊市中医医院
刊名:
ISSN:
年份:
页码:
摘要: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以获得性克隆性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多见于老年患者,年发病率为 0.84/10 万,无性别差异 [1,2],中位生存时间 10.9~27.8 年 [3]。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V 的分子机制研究得到了不断深入,对该病的诊断、预后有了新的认识,2022 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对真红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靶向治疗成为真红治疗的热点,可有效降低红细胞比容,缓解相关症状 [4]。然而临床中血栓仍是真红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见于大约 1/3 的患者 [5],是致病及致死的主要原因,占病死率的 31%[6]。其次,真红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且目前尚无预防疾病转化的明确治疗方案。中医中药在真红的辨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真红中西医结合诊治尚未形成专家共识,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诊治真红的优势,2021 年 9 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病专业技术标准审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 年版)》[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 2021》[7]《血液疾病优势病种 ·中医诊疗方案与路径解读》[8]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血液病学》[9]基础上由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廊坊市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牵头,进行广泛证据检索和系统评价,采用德尔菲法系统征集专家意见,并经多次专家组会议讨论形成本共识,其适用于各级医院血液科医师,内容包括共识编制过程与方法、定义、中西医结合治疗真红的临床定位、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共识局限和不足以及更新计划
基金编号:
No. 2020ZY175- 440801
No. 202169-003
No. 82174360
No. CI2021A01702
No. 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 号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专家组成员:
杨淑莲
(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廊坊市中医医院)
胡晓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史哲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代喜平
(广东省中医院)
孙雪梅
(江苏省中医院)
刘宝山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陈信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周郁鸿
(浙江省中医院)
周永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侯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夏小军
(甘肃省肿瘤医院)
徐瑞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礼明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程志
(河南省中医院)
董昌虎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牛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卢学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医学中心)
江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何旭华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肖志坚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沈建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张连生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杜欣
(广东省人民医院)
杨同华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赵维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高登鹏
(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廊坊市中医医院)
黄刚
(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
韩冰
(北京协和医院)
刘建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赵芳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邸海侠,刘希赞,王国姿,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