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申请人:
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
;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
当前专利权人:
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
;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
申请号:
申请日期:
授权年份:
公开号:
公开日:
法律状态:
主分类号:
分类号:
摘要:
本申请属于医工融合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手法的仿生评估平台,以仿生模拟工程以及医学信息工程的融合技术手段,解决了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手法的传承发展难题;本发明能够基于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库,为操作者复现目标操作对象的颈部信息以及牵引过程中颈部发生的变化,并采集手法操作数据进行评估,从而帮助提升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手法质量的一致性。
主权项:
1.一种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手法的仿生评估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颈仿生操作装置(10)以及与所述头颈仿生操作装置(10)电连接的上位机(20); 其中:所述头颈仿生操作装置(10)用于模拟人体的头部以及颈部,采集第一类型操作者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所述第一类型操作者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包括牵引力度-牵引延展量-操作时间数据;所述头颈仿生操作装置设有力传感器(22)以及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26);所述力传感器(22)用于采集第一类型操作者对所述头颈仿生操作装置(10)施加的牵引力度,所述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26)用于采集所述头颈仿生操作装置(10)模拟的人体颈部在第一类型操作者作用下发生的牵引延展量; 所述上位机(20)与所述力传感器(22)以及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26)电连接;所述上位机(20)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操作对象颈部信息以及所述头颈仿生操作装置(10)采集的第一类型操作者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操作对象颈部信息,从预设的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库获取第二类型操作者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所述第二类型操作者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包括牵引力度-牵引延展量-操作时间数据;计算所述第一类型操作者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与所述第二类型操作者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在牵引力度-牵引延展量-操作时间数据上的匹配度; 所述头颈仿生操作装置(10)包括头部仿生模块(1)以及颈部仿生模块(2),所述颈部仿生模块(2)还包括头颈连接结构(21)以及牵引位移部件(23);所述头颈连接结构(21)、力传感器(22)以及牵引位移部件(23)依序传动连接,所述颈部仿生模块(2)中设有耦合的第一级刚度动态调节单元(24)以及第二级刚度动态调节单元(25),所述第一级刚度动态调节单元(24)以及第二级刚度动态调节单元(25)通过分别向所述牵引位移部件(23)施加阻力的方式来拟合人体的颈椎与颈部软组织共同表征的颈部非线性非平滑刚度变化趋势; 其中,所述第二级刚度动态调节单元(25)包括电动推杆(251)以及第二级弹簧组件;所述第二级弹簧组件包括压板(252)、牵引传动板(253)以及连接杆(254);所述压板(252)与所述牵引传动板(253)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上位机(20)与所述电动推杆(251)电连接,所述上位机(20)与所述第二级刚度动态调节单元(25)电连接,所述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26)与所述牵引传动板(253)传动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牵引位移部件(23)的位移情况,以所述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26)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牵引延展量; 所述第一类型操作者是处于学习状态的医学生或医师; 所述第二类型操作者是能按照熟练标准手法进行实操的医师; 所述目标操作对象是指在为构建所述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数据库而采集数据时,被所述第二类型操作者施加仰卧拔伸牵引手法的志愿者或参与数据采集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