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肠动力障碍
五达颗粒
胃肠功能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分子机制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分析五达颗粒治疗胃肠动力障碍(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GMD)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五达颗粒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GeneCards与OMIM数据库收集胃肠动力障碍相关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PPI网络,所获关键靶点行GO生物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分析,五达颗粒核心活性成分及胃肠动力障碍关键靶点用AutoDockTools软件行分子对接。结果:“成分-靶点”网络显示五达颗粒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及山奈酚;PPI网络显示JUN、IL-6及FOS等蛋白作用显著;GO功能富集为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在TNF及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五达颗粒治疗GMD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及山奈酚作用于JUN、IL-6及FOS以调节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
基金:
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中医药医政函[2018]205号);;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专项资助项目(YN1010190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曾海平,曹立幸,陈志强.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五达颗粒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的分子机制[J].新中医.2022,54(1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