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从表观遗传修饰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的机制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3]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表观遗传修饰 内脏高敏感性 肝郁脾虚

摘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消化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治疗后易复发,患者长期生活质量低下。肝郁脾虚是IBS-D的核心病机,“痛泻”是肝郁脾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内脏高敏感性关系密切。内脏高敏感性是IBS-D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中枢敏化是其形成的关键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可调控中枢敏化的诱导、形成和维持环节,对内脏高敏感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具体分子机制可概括为5-羟色胺受体3(5-HT3R)基因低水平DNA甲基化促进中枢敏化诱导环节,和(或)神经肽Y(NPY)基因低水平的组蛋白乙酰化导致中枢敏化去抑制,进而持续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c-fos引起内脏高敏感性。就此探讨IBS-D肝郁脾虚与异常的表观遗传修饰介导的IBS-D内脏高敏感性相关,探讨IBS-D肝郁脾虚的表观遗传学内涵及痛泻要方作用机制,对保持中医药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3]中国中医科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