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全产业链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关键词:
广藿香
广藿香醇合酶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相关性分析
摘要:
广藿香醇合酶(PTS)是广藿香醇生物合成路径中的关键酶,挖掘PTS并阐述其分子调控机制对广藿香新品种选育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基于最新发表的广藿香全基因组数据,对其PTS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顺式作用位点以及转录因子进行预测与鉴定,并对PTS基因及潜在转录因子表达模式开展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1)共鉴定出74条PTS基因,包括85条转录本,其中66条定位于18条染色体上,motif分析显示具有3个保守基序;(2)亚家族分析表明85条PTS转录本全属于萜类合酶的TPS-a亚家族;(3)共线性分析表明PTS基因家族保留了全基因组复制(WGD)产生的多个共线性基因对;(4)表达模式研究发现PTS基因家族部分成员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可能受茉莉酸甲酯、乙烯、脱落酸、水杨酸等激素与光信号调控;(5) qRT-PCR结果表明PatPTS30.1及其潜在转录因子Pat_bZIP1和Pat_ARF1在六个广藿香品系的嫩叶和老叶中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PatPTS30.1与Pat_bZIP1表达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得到广藿香PTS基因家族成员,发现大量未被报道的PTS同源基因,克隆出PatPTS30.1并筛选到潜在转录因子,荧光定量PCR研究结果初步验证PatPTS30.1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此外,初步挖掘并验证转录因子Pat_bZIP1与PatPTS30.1表达相关性,为广藿香PTS分子调控新机制研究、广藿香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基金:
本研究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饮片全产业链质量评价体系项目(002009/2019KT1261/2020ZDB25);基于
Sanger 测序的DNA 条形码自动分析器开发及高质量药用植物DNA 条形码数据库构建研究(YN2019QJ05)共同资助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全产业链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涂嘉俊,陈洁婷,戴春燕,等.广藿香pts基因家族与转录因子鉴定和初步验证[J].分子植物育种.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