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靳三针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焦虑的疗效观察及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出处:

关键词: 卒中后焦虑 靳三针调神针法 假针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摘要:
目的:观察靳三针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疗效及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后焦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假针组和靳三针调神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两组取穴相同,均取四神针、神庭、印堂、神门及双侧三阴交、合谷、太冲,靳三针调神针组予真实针刺,假针组予假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针刺5次,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开始治疗后第10天及治疗后第21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靳三针调神针组治疗10、21 d HAMA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P<0.05);假针组治疗21 d HAMA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P<0.05)。治疗21 d后,靳三针调神针组HAMA评分及NIHSS评分较假针组下降更明显(P<0.05)。靳三针调神针组血清ACTH含量及血清CORT含量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靳三针调神针组及假针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采用与假针刺作为对照,初步证实了靳三针调神针法的有效性,进一步结合血清学指标的下降趋势,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HPA轴,此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验证。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