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作者:
吴爱君[1,2,3,4]
*
;
程冉[1,2]
;
曾艳秋[1,2]
;
黎创[1,2,3]
;
黄丽华[1,2,3]
;
王晓婉[1,2,3]
;
胡天祥[1,2]
;
陆智昇[1,2]
;
黄清明[1,2]
;
毛炜[1,2,3]
;
徐鹏[1,2,3]
;
田瑞敏[1,2,3]
;
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3]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4]佛山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02):269-274.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脂质肾毒性
脂代谢
湿邪
从湿论治
摘要: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CKD起病隐匿、病程缠绵,“湿”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还能夹杂风、水、热、瘀、痰、浊、毒等一种或多种实邪加重CKD的病情,“湿邪内蕴”在CKD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从湿论治”CKD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自“脂质肾毒性”学说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现代生物学研究逐步揭示了脂代谢在CKD进展中的关键作用与机制。笔者通过对“脂代谢”与“湿”的特点进行梳理,认为脂代谢紊乱可看作是CKD中“湿邪内蕴”的重要微观表现,脂代谢重编程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炎症、水液代谢等方面从而呈现“风湿”“水湿”“湿热”等证,同时“调控脂代谢”亦是“从湿论治”CKD的潜在靶点。本文基于脂质肾毒性学说探析CKD中“湿邪内蕴”的现代科学内涵,并从调控脂代谢角度解析CKD“从湿论治”的生物学机制,希冀为临床中医治疗CKD提供理论依据与新的思路,发挥中医既病防变的优势。
基金: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SZ2021ZZ1003,SZ2021ZZ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04157,82074376);广东省中医院专项(ZY2022KY13)
第一作者:
吴爱君
第一作者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3]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4]佛山市中医院
通讯作者:
徐鹏;田瑞敏
通讯机构:
[1]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3]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吴爱君,程冉,曾艳秋,等.基于脂质肾毒性学说探析慢性肾脏病"湿邪内蕴"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及"从湿论治"的潜在靶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02):26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