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ACD与全血的体积比对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前后血液、离子及安全性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ACD/whole blood ratios on blood,ions and safety before and after collection of donor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科,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广东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血细胞分离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 血液保存液(ACD)

摘要:
目的:观察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Auto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时ACD与全血不同体积比对供者采血前后血液、离子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经粒细胞刺激因子动员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45例,根据ACD与全血的体积比按1:10、1:12、1:14分成3组,循环血量9000~12000 mL,血流速40~60 mL/min,观察3种不同ACD与全血体积比对采集前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电解质Ca2+、K+、Na+、Cl-差异及采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采集前后血红蛋白质量浓度与Na+、Cl-浓度下降不显著,不同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与Ca2+、K+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组间Ca2+浓度下降、1:10组低钙反应发生较其他两组明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小板与K+浓度下降不同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14组出现2例供者采集管流出口小血栓形成.结论:采集前后血小板、Ca2+、K+浓度下降有显著差异,不同组间Ca2+浓度下降有差异,而血红蛋白质量浓度、Na+、Cl-浓度采集前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无显著差异;ACD与全血体积比为1:12时低钙反应发生较低且较安全.

基金:

基金编号: 2017KT1747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科,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