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Meta分析

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 versus posterior cruciate-stabilized prostheses fo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meta-analy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WOS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广州市,510006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广州市,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后稳定型假体 膝关节 胫骨后倾角 机械胫股角 膝关节活动度 Meta分析

摘要:
背景:目前临床运用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包括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2种假体在术后长期随访中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2种假体均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学术界对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具有优势仍存在较大争论.目的:对比全膝关节置换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4月有关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员单独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数据,运用RevMan软件检验文献的异质性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1747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观察组的899例患者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照组848例患者采用后稳定型假体;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膝关节置换选用2种假体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MD=0.13,95%CI(-0.73,1.00)]、WOMAC评分[MD=0.59,95%CI(0.00,1.18)]、术后膝关节伸直活动度[MD=0.04,95%CI(-0.36,0.45)]和胫骨后倾角[MD=-0.09,95%CI(-0.52,0.33)]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对比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选用后稳定型假体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MD=-6.78,95%CI(-8.88,-4.67)]、屈曲活动度[MD=-4.22,95%CI(-6.03,-2.41)]更大,且后稳定型假体的机械胫股角[MD=0.85,95%CI(0.46,1.25)]更接近于理想的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④在术后并发症上,全膝关节置换选用2种假体术后膝关节疼痛残留率[OR=1.26,95%CI(0.57,2.78)]、手术部位感染率[OR=0.50,95%CI(0.13,1.88)]和膝关节翻修率[OR=0.59,95%CI(0.15,2.32)]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⑤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⑥结果提示,相较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后稳定型假体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屈曲活动度更大,机械胫股角更理想,但由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操作要求更高,建议低年资术者优先选择后稳定型假体,高年资术者则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方式的熟练情况来选择手术方案.

基金:

基金编号: 20182043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广州市,510006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广州市,510120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