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医痰证辨证要素病例分析研究

A Retrospective Case Study on Essential Element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reating Phlegm Syndrome of Chinese Medicin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痰证 辨证要素 回顾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痰证的辨证要素的项目以及权重,为中医痰证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得出痰证最相关的10个病种,收集病例519例以及辨证相关宏观表征,通过频数筛选进一步缩减辨证要素数目,最后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中医痰证辨证要素.结果:经过两次回归分析后,最后形成12个辨证要素,分别为x1神疲、x2胸闷、x3短气、x4咳嗽、x5咯痰、x6口渴、x7舌淡暗、x8苔白、x9苔腻、x10脉弦、x11脉滑、x12脉细,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去掉反向指标为x3短气、x6口渴、x12脉细,获得中医痰证相关辨证要素为9个,为x1神疲(1.27)、x2胸闷(3.33)、x4咳嗽(3.57)、x5咯痰(1.37)、x7舌淡暗(1.49)、x8苔白(1.21)、x9苔腻(2.66)、x10脉弦(1.65)、x11脉滑(1.73),组织相关中医临床专家进行了2次讨论,将辨证要素分为主要诊断参考指标及次要参考指标,分别为主要参考指标:x2胸闷、x4咳嗽、x5咯痰,x11脉滑、x9苔腻;次要参考指标:x1神疲、x7舌淡暗、x8苔白、x10脉弦.结论:中医痰证诊断辨证要素主要参考指标胸闷、咳嗽、咯痰,脉滑、苔腻;次要参考指标:神疲、舌淡暗、苔白、脉弦.但是由于该研究为病例回顾性研究,证据支持级别不高,其推广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及不断完善.

基金:

基金编号: ZZ0908065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