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水产品中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明确危害广州市食品安全的颚口线虫虫种,为本病的防控、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采集广州市(白云区、从化区、越秀区、增城区)部分市售水产品泥鳅、黄鳝、乌鳢,样品消化后显微镜检筛查颚口线虫幼虫,并通过形态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虫种进行鉴定.结果 2016-2017年共采集样品267份,经形态学检查共发现33份样品阳性,总感染率为12.36%.其中黄鳝感染率为19.13%(22/115),泥鳅感染率为9.09%(11/121),乌鳢样品未检出阳性.白云区、从化区和增城区的感染率分别为14.63%、6.82%、17.14%,越秀区未检出.农贸市场和餐饮环节感染率分别为15.12%、7.14%,超市和养殖环节未检出阳性.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主要有棘颚口线虫和刚刺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两种.结论 广州市市售黄鳝和泥鳅的颚口线虫感染率较高,且黄鳝高于泥鳅;棘颚口线虫和刚刺颚口线虫是危害广州市食品安全的主要颚口线虫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