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胃痞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疗效观察反机制探讨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Weipixiao in Treating Rats with Chronic Atropic Gastritis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痞消 胃复春 SD大鼠 动物实验

摘要:
目的:探讨健脾祛瘀解毒中药复方胃痞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痞消组、胃复春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采用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饮水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40%乙醇和雷尼替丁溶液(3mg/ml)交替灌胃法复制CAG大鼠模型,连续8周.从第9周起,给药组按照上述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共12周,从胃液分泌、血清学、病理组织学角度观察胃痞消对大鼠胃黏膜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胃肠激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黏膜层显著变薄、黏膜肌层显著变厚、腺体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胃痞消组、胃复春组大鼠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胃肠激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1,P<0.05),大鼠胃壁黏膜层变厚,黏膜肌层变薄,腺体增加(P<0.05);与胃复春组相比,胃痞消组大鼠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胃肠激素含量均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胃痞消组黏膜层变厚,黏膜肌层变薄,腺体增加,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痞消对CAG大鼠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液酸度,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减轻腺体萎缩.

基金:

基金编号: 2014A020221116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